首页 > 头条 > > 内容页

今日快讯:给生成式AI戴上“紧箍圈”

2023-06-02 10:47:46 来源:南方日报 分享到:

自去年底ChatGPT亮相以来,“生成式AI”正式进入公众视野。随后,百度、阿里巴巴、腾讯、科大讯飞、京东等国内企业也相继跨入这一赛道,引发广泛关注。

然而,在一片火热之中,也有不少人表达了对生成式AI“无序发展”的担忧。从AI换脸、AI新型网络诈骗,到近期的“AI孙燕姿”事件,人工智能的隐患问题被逐步挖掘,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恐慌情绪也愈演愈烈。如何才能牢牢握住生成式AI发展的“缰绳”?

科学家联名表态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警惕AI发展”

近日,AI领域传来一封重要的公开信。包括“ChatGPT之父”Sam Altman在内的350位AI领域权威人士在信件中发出警告,称业界应警惕AI带来的“灭顶之灾”,对待AI应像对待流行病、核战争等重大风险一样,要将AI视为全球优先事项。

这并非全球首次兴起“AI威胁论”。早在今年3月,Skype联合创始人、Pinterest联合创始人乃至“科技狂人”马斯克等就共同发起联署声明,呼吁所有的AI实验室立即停止训练比GPT-4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模型,时限至少为六个月。然而,将AI对人类的威胁程度与流行病、核战争相提并论,这还是首次。可见业内人士对生成式AI发展“失速”的担忧。

人工智能的发展,会威胁到人类命运吗?

有专家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,现阶段生成式AI的综合能力,还远达不到威胁人类的地步。相反,如果妥善利用,AI反而会成为人类的最佳辅助,帮助人类大幅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赵汀阳也曾说,GPT尽管强大,但其惊人的知识量仍然离不开人的大量“喂食”。这也意味着,无论计算能力如何超越人类,其设计能力和智能始终只能小于或等于人类,“类似于某种速度无限逼近光速”。

再者,“GPT还没有创造性,它的艺术或文学作品虽然技术精良,但其艺术品质是平庸的。”在赵汀阳看来,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数学和逻辑,而创造性有着逻辑或数学无法表达的品质。

那么,在更长远的未来呢?目前,业界专家、学者对此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

各国加速推进

AI监管条例落地

今年以来,为了避免AI无序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,意大利、美国、法国、比利时、英国、挪威等多国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条例落地。

比如,今年3月31日,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,即日起暂时禁止使用ChatGPT。随后,德国数据保护专员透露,可能会对ChatGPT加以限制;西班牙数据保护机构(AEPD)也宣称,将对ChatGPT可能造成的数据泄露问题展开初步调查。

相较之下,我国在监管与规范发展上已经走在了前列。今年4月,国家网信办就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征求意见,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,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,尊重社会公德、公序良俗。这是对人工智能及时监管的举措,也回应了人们对AI技术发展的担忧。

这标志着,“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全过程、全要素的监管方案,涉及研发、利用、算法、模型、数据、个人信息、用户、内容、提供者责任等,更加立体全面。”西南政法大学数字法治政府研究院研究员郑志峰指出。

但正如安在新媒体的创始人张耀疆所说,“任何一个技术、划时代的变革,从创新到最终变成实用性的、影响社会、可落地的普遍应用,其实都有一个过程。”面对新技术的发展,监管要“跟上”同样需要一定时间。尽管如此,面对AI潜在的风险,加强人工智能研发的道德、法律和监管框架,防范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和误用,仍然是必行之路。

南方日报记者许隽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方科普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